咨询热线
010-61271985 13134241891电话:010-61271985 13134241891
传真:010-61271985
邮箱:sywy@saiguweiye.com
特种灌浆料系列
SGM-SCC自密实混凝土

产品概述:
本产品是一种既具有塑性收缩补偿、抑制开裂能力,又具有流动性大、强度高等特点,并且具有很好的匀质性,施工中不需要附加振捣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SGM-SCC可自密实成型,早强高强,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缩短浇筑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产品用途:
1.装配式建筑中构件之间接缝的二次灌浆浇筑施工;
2.大体积或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3.配筋特密、形状复杂、不便振捣的混凝土工程;
4.混凝土工程改造加固;
5.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要求高的特种工程;
6.抗冻、抗渗漏、防水、防腐蚀混凝土工程;
7.钢管混凝土及补偿收缩混凝土(泵送)施工。
产品特点:
1.高粘聚性,保证混凝土流动及停放过程中不发生离析现象;
2.高保水性,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表面无泌水;
3.高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自流密实成型;
4.早强高强,1~3天强度上升快,最终强度大于等于60MPa;
5.高抗渗,具有极低的孔隙率;
6.高抗冻,可在-10℃环境温度下进行正常施工;
7.抗腐蚀性,抗氯离子腐蚀具有优异的阻锈能力;
8.抗疲劳、耐久性好,国内相关研究表明3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环境试验未出现外观缺陷;
9.与旧混凝土粘结强度高;
10.凝结硬化过程抗震动干扰强,在公路及铁路桥梁等加固中可不中断交通施工。
技术指标: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能及要求
自密实性能 |
性能指标 |
技术要求 |
填充性 |
坍落扩展度(mm) |
大于等于550mm,且小于等于850mm |
扩展时间T500(s) |
小于等于2s |
|
间隙通过性能 |
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mm) |
大于等于0mm且小于等于50mm |
抗离析性 |
离析率(%) |
小于等于15% |
粗骨料振动离析率(%) |
小于等于10% |
注:当抗离析性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以离析串筛析法试验结果为准。
自密实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测试项目 |
性能指标 |
技术要求 |
抗压强度 |
1d抗压强度(MPa) |
≥15MPa |
3d抗压强度(MPa) |
≥40MPa |
|
28d抗压强度(MPa) |
≥60MPa |
|
无收缩性能 |
竖向膨胀率(%) |
≥0.02 |
泌水率(%) |
0 |
|
抗锈蚀性能 |
氯离子含量(%) |
<0.1 |
应用范围
自密实性能 |
应用范围 |
填充性 |
1. 适用于从顶部浇筑的无配筋或配筋较少的混凝土结构物;泵送浇筑施工的工程;截面较小,无需水平长距离流动的竖向结构物。 |
2. 适用于结构紧密的竖向构件、形状复杂的结构、配筋较多的结构、有较高混凝土外观要求的结构。 |
|
3.适用于一般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
|
间隙通过性 |
1.适用于钢筋净距在60~80mm或80~100mm的结构。 |
2.钢筋净距小于60mm时宜进行浇筑模拟试验,对于钢筋净距大于80mm的薄板结构或钢筋净距大于100mm的其他结构可不作间隙通过性指标要求。 |
|
抗离析性 |
1. 适用于流动距离小于5m、钢筋净距大于80mm的薄板结构和竖向结构。 |
2.适用于流动距离超过5m、钢筋净距大于80mm的竖向结构。 |
|
3.适用于流动距离小于5m、钢筋净距小于80mm的竖向结构。 |
浇筑施工工艺:
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绝热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2.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次层混凝土,同时应减少分层浇筑的次数。
柱、墙模板内的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浇筑倾落高度不宜大于5m,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型钢混凝土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应均匀对称浇筑
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设计要求在钢管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排气孔孔径宜为20mm。
2.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不宜大于9m,倾落高度大于9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辅助装置进行浇筑。
3.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规定:
(1)应在钢管底部设置进料管,进料管应设止流阀门,止流阀门可在顶升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拆除;
(2)应合理选择顶升浇筑设备,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钢管直径不宜小于泵管直径的2倍;
(3)浇筑完毕30min后,应观察管顶混凝土的回落下沉情况,出现下沉时,应人工补浇管顶混凝土。
注意事项:
1.自密实混凝土泵送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的规定。
2.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应保持连续性,现场应有专人进行监控。
3.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时,应根据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及混凝土自密实性能选择机具与浇筑方法。浇筑最大水平流动距离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要求确定,且不宜超过7m。布料点应根据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确定,并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布料点的间距。
4.高温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5℃,宜避开高温时段浇筑,当水分蒸发速率过快时,应在施工作业面采取挡风遮阳等措施。冬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在降雨、降雪期间,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
5.浇筑结构复杂、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构件时,可在模板外侧进行辅助敲击。
养护方法:
1.浇筑完毕,应及时采用覆盖、蓄水、薄膜保湿、喷涂或涂刷养护剂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养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有关规定。对裂缝有严格要求的部位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平面结构构件养护: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后,应覆盖保湿养护,条件许可时宜蓄水养护。
4.垂直结构构件养护:拆模后,表面宜覆盖保湿养护,也可涂刷养护剂。
5.冬期施工养护:不得向裸露部位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保温材料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
6.预制构件养护:一般采用蒸汽养护,养护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